秦晋之好典故

时间:2023-12-23 09:30:34编辑:小松

成语秦晋之好用来指两家联姻它的历史原型包括什么 秦晋之好典故出处是哪

成语秦晋之好

晋文公重耳。春秋时,秦晋两国曾多次通婚。晋献公之子重耳被迫害流亡到秦国时,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和同宗四女嫁给了重耳。后来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晋国做了国君,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,成就"秦晋之好"。

人物简介:

晋文公(公元前697年? —公元前628年),姬姓晋氏,名重耳,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,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,晋献公之子,母亲为狐姬。?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,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,也是上古五霸之一,与齐桓公并称“齐桓晋文”。

晋文公初为公子,谦虚而好学,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。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,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。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、先轸、赵衰、贾佗、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、明贤良、赏功劳等政策,作三军六卿,使晋国国力大增。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、救宋服郑,平定周室子带之乱,受到周天子赏赐。公元前632年,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,大败楚军,并召集齐、宋等国于践土会盟,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,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。公元前628年,重耳逝世。

典故:

秦晋之好

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,与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联姻,向晋献公求婚,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。后来,晋献公年迈昏庸,立小儿子为国君继承人,从而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。于是,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,分别逃往梁国和翟国避难。再后来,夷吾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帮助,做了晋国国君。但是不久,夷吾就与秦国失和,发兵攻打秦国,终遭惨败,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,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。

秦穆公为了笼络公子圉,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。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,是一件亲上加亲的事,按理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。然而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,外公家又被秦国灭亡,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,跑回晋国。

秦穆公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,把之前逃到楚国的他接过来,还要把女儿怀嬴改嫁给他,第二年,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,成为晋怀公,跟秦国不相往来。

后来,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,当上了晋国的新国君,成为有名的“春秋五霸”中的晋文公。

因此秦晋之好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,是国家之间的联合,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“秦晋之好”。

成语反义词与近义词:

成语

1、反义词:反目成仇

译文:反目:翻脸了。翻脸而变成仇敌。双方从和睦的关系转变成仇视敌对的状态。

出处:《周易·小畜》:“舆说辐;夫妻反目。”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公子王孙虽多;哪一个不是三房五妾……甚致怜新弃旧;反目成仇;多着呢?”

2、近义词:秦晋之匹

译文:春秋时,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。泛指两家联姻。

出处:《晋诸公赞》:“妻父有冰清之姿,婿有璧润之望,所谓秦晋之匹也。”

上一篇:碳酸钠的化学符号

下一篇:没有了